扬嘉镇:水果小镇结出产村融合硕果

2018-06-06 11:53:07来源:德阳日报编辑:宋开文

游果园、采鲜果、果树认养、果酒品鉴……被誉为“水果小镇”的旌阳区扬嘉镇,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集聚产业、培育特色、做优精品,推动乡村振兴?近日,记者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沿西一环路驱车前往扬嘉镇,约10分钟后到达。走进田间,晶莹剔透的葡萄、碧绿喜人的西瓜、粉嘟嘟的桃子映入眼帘,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诱人。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

近年来,扬嘉镇围绕“产村融合、绿色生态、农旅互促”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聚焦农业综合功能开发,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全力打造水果小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扬嘉模式”。

“水果拼盘”有特色

“你看,葡萄上色多么均匀。再过10来天,糖度测试达标后,就可以陆续采摘了。第一批预计产量在60000斤左右,每斤平均价格大概在15元左右。后续还有10多个品种上市。大家都迫不及待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打电话来询问。”旌阳区萄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振财介绍说。与该合作社葡萄基地相映成趣的是,相邻的西瓜基地已经排起了长龙,一车又一车的西瓜被装运上车,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辽宁来的徐振财在新隆村流转了500亩土地,高规格建起了480余个现代化大棚,种植了20多个品种的葡萄,并率先在全区建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他成功加入全国葡萄健康种植联盟,这在德阳尚属首家。他的基地也因此成为当地农业示范点标杆。成都来的业主罗少春今年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又引进了蜂蜜李、春见等品种,将原有的出果期从6个月延长至11个月,确保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

在不断提升扬嘉葡萄美誉度的同时,该镇通过招大引强、丰富品种、优化品质,引导业主和农户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规模种植发展之路。2018年以来,全镇已引进新品种3个、新发展种植面积500余亩,“水果小镇”发展形势大好。目前,该镇水果品类已达30余个,种植面积达2700余亩。一年四季,都是瓜果飘香。

产品销售有市场

有了好的产品,如何销售出去?在水果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扬嘉镇党委、政府始终瞄准市场来激发经济活力。依托“扬嘉味道”等电商平台,推广“互联网+特色水果”,引导果农“触网”,通过基地直销、网络营销、微信促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直接销量达20000余公斤,网络销售收入上百万元。优良的品质也吸引了成都濛阳水果批发市场,人人乐、伊藤洋华堂、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和省内多个大中型零售商慕名前来,与基地建立直供关系,年销售水果500000公斤以上,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在农友专业合作社的蔡显斌看来,正是产业的集聚和特色,叫响了“水果小镇”的名片,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将业主带入到一个充满商机和活力的市场体系。

“粉丝经济”有创意

政府搭台、基地唱戏。扬嘉镇已连续举办两届鲜果美食文化季活动,水果萌宝评选创造了上万人的参与率、特色农家美食大赛引来了大批的好吃嘴儿……“水果小镇”的名气越来越大。

据介绍,游客到了这里,既可以订制、认养,也能随时体验采摘乐趣,既能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下田当一回“农夫”,过一把“体验丰收”的瘾。这种主打“服务+体验”的特色营销方式,吸引了大批顾客。

萄源基地还专门开辟出实验室,设置亲子科普教育区,创新植入亲子、体验、科普等多个元素,让孩子们在欢乐中认植物识瓜果、在好奇中探寻葡萄变美酒的奥秘,受到了很多家庭的热捧。口口相传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别具一格的体验。让顾客成为最好的推销员,“粉丝”效应已然显现。

联盟经营有活力

抓住特色产业精准发力,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扬嘉镇党委、政府围绕“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结合紧”的目标,在稳步发展水果种植业的同时,更注重产业的融合互促。通过“生态园区+农家美食、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的“联盟经营”模式,立足近郊优势,大打“周末经济”牌,打造了体验式、休闲式乡村游样板。

“去年我们和萄源合作,在农家乐就餐的顾客可以免费乘坐观光车到果园游览,购买水果还可以打折。同样,萄源的顾客凭票到我们这里来消费也可以打折。生意很好,特别是周末,基本爆满。”位于萄源基地隔壁的农家乐老板谭帮春说起“联盟经营”就乐得合不拢嘴。新隆村18组的尹显忠同样是“联盟经营”的受益者。尹显忠介绍,他家2亩多地,原来自己耕种,一亩地一年赚不到600元。土地流转给葡萄园后,每亩可净得1500元租金,自己在里面打工,还可以赚一份工资。为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今年,萄源专合社还创新实施“产业股东+产业工人”的股份合作模式,农户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金入股,保底收益的同时,还能享受分红。

水果产业蓬勃发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家住农友果园隔壁的阳元明干了一辈子农活,从流转土地到搭建大棚,从种植小苗到挂果丰收,一路见证了这个果园的发展。“有活儿就来干,这几年一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少还能顾家,挺好!”工作间隙,70多岁的阳大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露出满足的笑颜。在当地,像他这样就近务工的农民有120余人,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德阳日报记者 姚金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