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 着力“选育管用”助推乡村振兴

2018-04-12 15:48:49来源:德阳日报编辑:宋开文

今年,罗江区白马关镇为破解村级组织后继乏人,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而不管的难题,创新人才储备培养机制,制定了《白马关镇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通过“三荐三考两试用”,着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为下一届村“两委”换届储备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三荐三考”“选苗”。采取“三荐”,即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从全镇范围内公开选拔,通过前期调研摸底、宣传发动、公开报名,全镇共有38人通过“三荐”方式报名,其中组织推荐村四职递进培养报名16人,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创业青年、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务工青年等各类村“四职”外人员22人报名。采取“三考”,即笔试、面试和考察,确定后备干部正式人选,笔试侧重考察后备干部人选的综合素质,面试主要针对考生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等能力进行测试,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4的比例计入考试总成绩,取前16名作为后备干部初选考察对象。镇党委通过民主测评、入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全面考察,讨论确定后备干部正式人选。对确定的后备干部人选,在全镇范围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制两用”“育苗”。建立结对培养、跟踪培养、“实岗”锻炼三项制度,搭建镇村两级“试用”平台。采取“1+2”结对帮带模式,对每名后备干部,由驻村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结成对子,联合培养。建立镇后备人才信息库和一人一档培养档案,按照“培养规划、思想汇报、工作实绩、现实表现、考核考察、试用情况、民主测评、教育培训、选任信息”等内容为每名后备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如实记录后备人才在教育培训、实岗锻炼、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搭建镇村两级“实岗”锻炼平台,每年从各村选拔1—2名优秀后备干部到镇机关跟岗锻炼1年,参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同时,在各村设置书记助理、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监委会委员、村民或党小组组长等岗位,每年选拔1—2名后备干部进行实岗锻炼,参与村组事务管理、农村公益服务、村级经济发展等日常工作。

“严管厚爱”“管苗”。按照“相对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后备干部“严管”。对锻炼满半年的后备干部,由镇党委组织一次业务考核,从理论素养、业务技能、服务群众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了解后备干部培养效果。每年底,镇党委召开一次后备干部述职评议会,对后备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鉴定,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同时,规定镇党委每年结合业务考核、群众考核结果,对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群众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身份,推选其他符合条件的同志为后备干部,真正做到后备干部优胜劣汰、优进劣出、好中选优。落实待遇保障做到“厚爱”,被选拔到镇机关“实岗”锻炼的后备干部,误工补助参照村“第四职”干部执行;被选拔到各村“实岗”锻炼的后备干部,人员管理按照村级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各村根据后备干部任职岗位给予适当误工补贴,经费由镇财政保障,真正做到后备干部安心。

“优中选优”“用苗”。根据后备干部考核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一是纳入“实岗”锻炼管理;在村“两委”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把政治上可靠、服务意识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保持班子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村级班子换届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提名产生,通过法定程序选拔进入村级班子,提高后备干部的“影响力”和“上选率”。对于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组织认可、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在党员发展、评先评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切实解决后备干部备而不用的问题,让后备干部有冲劲、有盼头。

目前,白马关镇已成为2018年罗江区大力实施“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试点镇,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下一步,罗江区将在全区推广白马关镇经验,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好、干事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助推罗江新区跨越发展,促进罗江“1234”发展战略落地生根结果。(德阳日报记者 肖盛雄 通讯员 谭长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