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村的“致富经”

2014-09-25 11:04:54来源:德阳日报编辑:张佳

    “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0000元,成为当地乃至成德绵经济圈都有名的先进村、产业村……”这里,是罗江县白马关镇万佛村。

    然而,曾经的万佛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落后村”、“救济村”。是什么让万佛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什么推动着万佛人坚持在变革、在创新、在进步?

    近日,记者走进万佛村,寻找到了答案……

丰收后的“尴尬”——单一产业遭遇销路瓶颈

    2011年7月,白马关镇万佛村500亩青椒大丰收,但村民的脸上却没有预想的喜悦。

    滞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军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了。“上一年青椒的卖价高、销量好,于是大家都在种,结果今年就卖不上价了。”李军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找销路、跑宣传、搞促销,总算吸引了大量收购商。但是,老百姓看到哪个产品卖得好就一窝蜂去发展,在农业产品的选择上还是太过被动和心存侥幸。”

    统筹调整产业结构已势在必行,但是,能不能让新产业“水土都服”,能不能让老百姓都认可、信任新产业,能不能实现大家主动参与?带着这一个个问题,万佛村两委班子成员作出“从我做起”的承诺,带头先试先行发展新产业。

3万公里的“取经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要想调动起老百姓发展新产业的积极性,光动嘴皮子吼一下是不得行的,要让大家先在思想上有‘我要改变’这个意识。但是怎么变?”李军翻着一本本外出学习拍摄的照片集,介绍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带领村上的种植户、组干部、党员走出去多见识、多学习,看别人多种产业模式如何发挥‘1+1>2’的效应,看单一的产业受市场冲击的脆弱性,一旦有了对比,思想就有了冲击,冲击过后就会想去变、去创新。”

    “我们出去参观学习,没给村上交过一分钱。”万佛村草莓种植大户张家菊感触颇深,“看到别个有些地方的产业基础还不如我们,但是都可以发展那么好,我们又有啥不敢去试一试、闯一闯啊!”

    重庆的李子、什邡的木耳和猕猴桃、三台的麦冬药材、广汉的草莓、绵竹的葡萄、双流的桔子和甘蔗、遂宁的红薯……这些地方及当地的特色产业都给“万佛取经人”留下深刻印象。3年来,该村先后组织200余人外出参观学习各地的先进技术、经验,累积出行里程3万公里以上。

因地制宜的“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的蜕变新生

    2012年9月25日,万佛村草莓试种的第一天,1组组长张家菊早早地来到自家的大棚里,浇水、松土、查看记录生长情况……“草莓种植分为低棚和高棚两种方式:低棚每亩成本大概7千元;高棚每亩成本大概1万元,每亩产出比低棚要高。”张家菊介绍,由于平均下来一亩也要近万元的投入,当时还是让很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

    能适用万佛的生长环境么?能回本么?能赚钱么?面对村民们的疑问,李军在村委会上向全村村民作出承诺:村组干部带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赚钱给大家推广,就算赔了,我们受损总比老百姓受损好。”村文书李清林说道,“其实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只要看到效果好,都会自发跟着做,到时候我们再系统培训、技术指导,不愁产业发展不起来。”

    到了收获季节,万佛村种植的草莓每亩销售额近万元,除去买种、建大棚、化肥、人工护养等成本,收益达到近3000元。50%的收益率让万佛人对草莓产业有了信心,两年后,共有26户村民主动要求加入发展草莓产业,新增种植面积96亩。

    邀请专家到田间授课、产业大户现场讲解、产业“老户”一对一带“新户”……一系列培训组合拳下来,种植技术有了保障。同时,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万佛人把营销也做到了极致。“12月来万佛摘草莓咯!”108国道上的户外广告,农家乐、万佛寺周边的广告牌,道路沿线大大的草莓基地告示牌,加之在微博、微信、团购、网站的宣传推广,很多绵阳、成都的游客也慕名而来,每次的草莓产出总是供不应求,出棚即空。

    “今年我们村种植草莓的农户有30户,共种植近100亩,预计每亩产量将达260斤,每亩收益将达到8000元,草莓将成为我们万佛除贵妃枣外的又一特色品牌水果产业!”李军指着不远处一排排的草莓大棚,骄傲地说:“我们还不断引进发展新品种,引进蓝莓、美人李、车厘子、红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新发展产业面积近600亩,扩大贵妃枣、核桃等已有产业约500亩,要让来我们万佛的游客一年四季都找得到耍的、吃的、看的。”(曾征 周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