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德阳消息 走进绵竹市中医医院名医堂,总能看见急诊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杨仁松的诊室前排起长队。诊室里,杨仁松一边为患者把脉,一边仔细询问患者病情。面对众多候诊患者,他通常要忙碌到中午一两点,来不及吃口午饭便又步履匆匆赶到到急诊科,为急诊患者守护生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临床顾问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理事、会员,中国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四川第七批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今年10月,杨仁松又被评为“德阳市第三届十大名中医”。从医27载,杨仁松凭借着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不少荣誉,也诠释着“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涵义。
小小诊室挂满锦旗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传四方 医德高尚暖人心”……在杨仁松的诊室里,挂满墙壁的一面面锦旗,无声述说着无数个感人的医患故事,诠释了患者对医生的赞誉,更体现着医者的仁心与责任。
“杨医生,我专程从汉旺赶来,最近气管炎的老毛病又犯了,麻烦你加个班帮我看看。”11月18日中午1点,杨仁松换下衣服正准备下班,只见患者李婆婆步履匆匆地赶来。不忍李婆婆大老远地赶来却看不上病,杨仁松重新穿上白大褂坐到诊桌前把脉诊治。
这位前来看病的李婆婆是杨仁松的“铁杆粉丝”。几年前,她患上了肺心病、气管炎,病情十分严重,连走几米远的路都觉得累。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却收效甚微,经朋友介绍后找到杨仁松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李婆婆身体日渐好转。如今。但凡身体出现不适,她第一个想到的医生便是杨仁松。
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技术为根本、以医德为灵魂、以创新为境界,实现“德艺双馨”的医者目标,是杨仁松从医以来的初心。多年来,他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追求更精、更优的诊疗技术,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不但熟练地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复杂病症及急、危重症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也不断提高解决临床中西医疑难问题的能力。
凭借着高超的医术,杨仁松不仅拥有众多本土的“粉丝”,还有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粉丝”。很多从绵竹去往广东、石家庄、天津、上海,甚至是到非洲打工创业的人,也经常通过QQ、微信找他咨询。对于这类病人,杨仁松大多是通过病人的症状,再结合病人在当地医院做的辅助检查报告单给予健康指导。更有趣的是,很多找杨仁松看病的病人都追随了他很多年,甚至出现了一家几代人都找杨仁松看病的情景。
“锦旗的背后是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它鼓励和鞭策着我不断地进取。”在杨仁松看来,对待病人要用真心,把他们当成朋友亲人来看待,病人就会信任你。每当看到患者因疾病伤痛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时,这便是他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成就感。
勇挑重担显担当
急诊科是一个永远让人神经紧绷的地方,作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随时都要准备为突如其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时刻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从2011年8月,杨仁松成为急诊科主任的那一刻起,他便深知肩上的重担,除了日常坐诊看病外,还要面对当时科室技术力量薄弱、工作制度落实有待完善等困难。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软”“硬”兼施,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立足中医特色,谋求科室长远发展。“中医院的生命力在于具有中医特色,想要科室发展,首先中医急症救治能力要提高。”杨仁松告诉记者,要提高中医急症救治能力一要靠技术,二要靠管理。为了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急诊之路,他在狠抓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的同时,在现有的西医急诊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切实提升急危重症的解决能力,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更高水平的医疗支持,让中医急诊站得稳、走得远。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跨上了新的台阶,并于2020年加入德阳市级的“120院前急救网络平台”,为绵竹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
无数个夜晚,杨仁松带领医护团队通宵达旦守护在患者的身旁,把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无数个休息日,他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顾不上日渐成长的孩子;早晨带的午饭,晚上又原样地带了回去,一天顾不上喝一口水……这样的故事时时在杨仁松身上发生。“这样做值得吗?”当面对年轻医生的灵魂拷问,杨仁松给出的答案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与奉献,才无愧白衣天使的称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未来,杨仁松将继续带着对中医的无尽热爱,在行进的路上不断求索,一路挥洒汗水,一路播撒芬芳。(李露平 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