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医学科建设锦上添花

2018-02-01 10:30:58来源:德阳日报编辑:宋开文

近日,省卫计委下发通知,宣布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由“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正式升级为“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继2015年市医院检验科率先突破,一举成功创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后,拥有雄厚综合实力的神经内科也跨入了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行列,标志着神经内科的技术优势、学科建设等综合实力不仅在德阳地区牢牢占据领先地位,更走在了全省前列。

市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98年,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段岁月中,神经内科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旌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一个“医生两三人,病床两三张”的小科室成长为今日集急救、治疗、康复、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力型综合科室,打造出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齐全的先进学科体系,并已在我市医疗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辉煌成绩的背后,倾注的是神经内科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和锐意进取的决心。

近几年来,市医院狠抓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练内功、强内涵。人才培养上,通过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不同层次的进修以及学历的提升。而在学科建设上,不搞“雪中送炭”,而实行“锦上添花”的政策,让有条件的科室先“亮”起来。正是在这样良好的大背景下,神经内科趁势而为,借力而上,坚持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秉承医院“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的发展理念,推动着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成功升级为“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正是对他们的努力与奋进最大的肯定。

精益求精把握发展“新机遇”

这是一支充满战斗力、蓬勃向上的医疗队伍,目前科室已形成了一支拥有高级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2人、医学硕士10人的学科团队。成立20载,在几代人的努力奋进下,神经内科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从院内优势科室到省级重点专科,再到省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目前已形成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神经介入、癫痫与发作性疾病、肌肉与周围神经等发展成熟的亚专业,此外原隶属于神经内科的心身医学专业于2017年12月正式独立单独建科。

如今的神经内科,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范围,如副院长张标对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疾病诊治包括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癫痫、脊髓病、头痛等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对神经康复有较深入的研究,虽然张标现在已经担负起医院管理者的工作,但每周一仍然坚持坐诊;主任王淳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特别针对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眩晕、头痛等;副主任医师冯芹的专业领域则集中在脑血管病、癫痫、运动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副主任医师何妮在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以及头痛、眩晕、癫痫等及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科研上颇有建树……然而,他们前进的脚步永不曾停歇,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摆在面前的机遇,通过自己的专业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17年,神经内科门诊55690人次,住院4451人次,神经介入348台次,全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rtPA溶栓58例、机械取栓28例、桥接治疗4例、动脉溶栓2例、静脉rtPA溶栓中位DNT在78分钟左右。据神经内科副主任陈洪介绍,2017年科室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医院成立神经内科为主导的卒中中心。卒中中心主要工作由神经内科承担,实行多学科联合诊治,将抢救延伸到院前,争分夺秒救治每一位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模式。“通过卒中中心绿色通道,脑卒中患者就能尽快地得到治疗,降低致死致残率。”卒中中心现已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综合卒中中心”。

借助“卒中中心”以及院内其他共享平台,神经内科自身也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据悉,接下来神经内科还将与耳鼻喉科联合建立“眩晕中心”,通过科室之间的多学科联合诊治为“耳石症”患者准确诊断病情以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育苗引凤储备发展“软黄金”

人才是科室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深谙此中道理的神经内科时不我待,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营造聚天下英才用之的良好发展环境,为科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储备“软黄金”。

按照市医院本土化、个性化、多渠道的培养方式,在科室内部采用“育苗”的方式制定年轻职工的培养计划,包括进修、学历层次的提升、亚专业的确定等,并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工进行个性鲜明的培训,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需要确定进修培训的目标。几年来,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已经到国内外的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带回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为科室的发展增添了智力支持。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洁就是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她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进入神经内科后得到了科室的大力栽培,先后将她派送至北京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第八届ACTION中国临床神经科医师培训班等地进修学习。短短几年时间,她在脑血管病的循证诊治及研究上取得明显成果,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参编著作一部《神经内科合理用药问答》,先后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百篇优秀论文一等司南奖”等。

“借脑引智、博采众长”。引进人才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更能传递先进的理念。“引凤”也成为了该科室人才培养的一大措施。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易兴阳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易兴阳先后在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温州医科大学附三院工作。2013年,他作为引进人才来到神经内科,为该科室脑血管疾病的诊疗、科研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第一负责人完成省科技厅等科研课题20余项,成果获奖1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医学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26篇。

科教创新奋力实现“新飞跃”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直接反映科室在医教研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力。从专科到学科,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更显现出临床向临研的思路转变,彰显的是一个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飞跃。几年来,神经内科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科研体系建设,着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优势特色的科研成果。

据陈洪介绍,神经内科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承担了省、市级多项科研工作。近3年新立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计委课题5项、市科技局课题4项、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4项,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卫计委2016年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1项,联合申报2017年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类社会发展研发项目2项。近3年累计发表科研论文142篇,其中SCI33篇,IF>5分2篇,A类期刊35篇。“仅2017年,科室就发表了各类论文48篇,其中SCI12篇,A类杂志5篇。其中课题“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药物基因组学及干预研究”结题,并申报了2017年科研奖项。”

在教学上,神经内科同时承担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科室及带教教师多次获院教学先进集体及个人,并承担德阳地区基层医院的进修、辅导、会诊和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对其他市级医院及区、县、乡镇医院的对口帮扶。2017年,王淳被聘为川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易兴阳被聘为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四川省卫计委第12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同时,两人也成为了成都医学院兼职教授。陈洪介绍道:“在2017年,科室承担了成都医学院德阳临床班的《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课程的课堂授课、见习任务。2017年新招收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5人,现有规培学员15人,接收实习生62人次、规培生轮转51人次、进修生10人次。”

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市医院神经内科这个高素质团队的主旋律。站在新的起点,这支团结奋进的队伍决心继续以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动力,打造省内一流的医学重点学科,助力医院实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建设一流三甲医院”的宏伟目标。(德阳日报记者 唐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