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价格放开 机遇还是挑战?

2014-04-18 10:50:03来源:编辑:周念慈

    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公布《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同时鼓励社会办医。

政策松绑:民营医院可以自主定价了

    根据三部委公布的《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区、市)今年6月底前向社会发布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名录之外的所有医疗机构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非公立医疗机构可结合自身特点,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不当干预。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我市民营医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盈利性的民营医院;一类是非盈利性的民营医院。根据《德阳市关于规范和制定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的通知》规定,盈利性的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而非盈利性民营医院收费项目和项目必须按《德阳市医疗服务价格(试行)》项目执行,也就是说其收费仍以政府指导价格作为收费的重要参考。而受税收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市绝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都是非盈利性民营医疗机构。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为民营医疗机构价格“松绑”,体现了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价格杠杆鼓励社会办医,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努力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是一种政策导向。

医疗格局:一段时期内“公强民弱”的局面不会改变

    截至2014年4月15日,全市共在卫生系统注册的医疗机构有3050家,其中民营医疗机构1000余家。尽管民营医疗机构在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但不论是在品牌效益、经营规模、社会影响力方面,民营医疗机构都无法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提并论。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数人选择就诊时,首选的是公立医院。选择民营医院主要原因是收费相对公立医院便宜或者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民营医院开展的业务以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为主,优质有特色的医疗资源并不多,同质化现象严重,民营医院基本上是在公立大医院的夹缝中求生存。

    究其原因,一位民营医院院长这样感慨道,医疗人才的缺乏是关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非公医疗机构虽有万千之数,做大做强却屈指可数。其中不少甚至沦为“广告医院”,业务范围就在“上三路”(指美容、牙科、皮肤病)和“下三路”(指性病、肝炎、不孕不育症)之中,声名不佳。“高水平医生基本都在公立医院。”

未来展望:价格放开民营医疗机构能否迎来春天

   “与其说是价格放开,不如说是对医疗服务价值的真实回归的认同。”中山医院院长张剑宏说。

    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实施行政定价,一直以来就被医疗机构所诟病。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为压低医疗服务价格,使其与市场定价产生较大背离。“一个专家门诊号6元,普通医生号2元,这如何调动得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张剑宏说。

    放开价格,是否会出现价格浮动呢?张剑宏说这基本没有可能,我认为应该是维持现状。上涨就意味着失去病人,下调企业无利润。价格放开更多体现了一种风向。

    民营医院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根据自身特点提供更多满足群众的多元化、人性化需求的医疗服务,利用民营医疗机构比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实现与大医院的差异化经营,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中间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比如按服务项目收费,按病种打包收费,按服务人次收费等等。总之,民营医院提供给病人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越多,发展的前景越广。在价格上,民营医院肯定会分析其合理性,将根据市场供求、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国家给予民营医疗机构的一个坚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