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中医慢病管理成效显著

2013-03-05 14:23:07来源:德阳日报编辑:彭焘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病防治方面的作用,什邡市按照“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依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三级中医药预防保健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什邡市中医医院通过灾后重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15 个镇(中心)卫生院、2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单独设立了高血压、糖尿病专病门诊以及中医外治室,配备了基本的开展中医外治服务医疗设备及中药治疗品种;全市124 所村卫生站全部配齐了电针仪、TDP 神灯、针灸针、刮莎板、拔罐器、针灸人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设施设备。

    通过与北京301 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对口辅导,该市邀请专家对什邡市中医医院慢病的指导组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着重传授中医文化,慢病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在高血压、糖尿病中的运用,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发病、治疗、康复等。对镇、村两级的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则由专家组遴选出适合和便于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种类,对全市参与慢病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特别是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治疗慢病适宜技术--脚浴、耳穴压豆技术指导等。

    该市制定出台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方案》,通过“培训-实践-督导-改进-再培训”,逐步建立了中医慢病管理长效机制。按照方案内容,什邡市中医医院慢病管理科专家组每季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督导检查慢病管理工作,落实中医慢病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管理、培训、指导项目的实施人员完成对慢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镇卫生院则完成对村卫生室的慢病患者管理和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督导检查。

    该市还在什邡市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服务中心,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分类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腰椎病、儿童脑瘫等慢病干预中医特色治疗室,广泛应用针灸、拔罐、推拿、按摩、刮莎、药物浴足、熏蒸等方式服务病人。全市15 个镇(中心)卫生院、2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4 个行政村卫生室均已开展慢病中医管理实践,在推广中医药实用技术运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中,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方文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