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烟草专卖局带动130户村民走上蚕桑产业致富路

2020-08-13 17:16: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消息(龙思羽 记者 古蓉媛)“何启琼,上半年出工40次,合计工钱2000元……”,近日,村民何启琼在中江县通济镇文桥村村委办公室领到了自己上半年在村里蚕桑养殖产业园务工的工钱。摸着鼓鼓的钱包,何启琼情不自禁的笑了。

今年73岁的何启琼虽然不是贫困户,但也算是村里有名的“怪人”,家住二层的“小洋楼”,老伴有退休金,儿子在工厂里工作,每个月还要补助老两口生活费。按理说,这般大的岁数、这么好的经济条件,何启琼理当在家里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可何启琼偏不,可劲地“折腾”自己,在自家田里硬是开辟了3亩地种玉米和蔬菜,播种、施肥、锄草…….全套下来都自己干,这可把村里的人吓坏了,“这么大的岁数,有个闪失咋办”,可何启琼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嘴里还嚷嚷着:“我要自己攒养老钱。”

73岁老太首个报名到蚕桑园养蚕

2018年,德阳市烟草专卖局与文桥村结对帮扶,在综合考虑文桥村的气候和土质后,决定把养蚕作为主导产业,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一个蚕桑产业园,方便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听到这个消息,何启琼坐不住了,第一个报了名。

等到第一个蚕房建成后,何启琼便来上班了,虽然有过养蚕的经验,可是蚕宝宝娇嫩,每天做好消毒和按时喂养都是细致活,工作中不仅要认真仔细,更要有耐心,上了几天班何启琼便有些招架不住了,哭丧着脸找到德阳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到文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仲先德抱怨,“仲书记,这工作可比种地难多了。”

开办养蚕夜校为村民答疑解惑

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在技术喂养上都有点摸不准,仲先德便在村里开办夜校,自己担任校长,除了聘请有丰富养蚕经验的老师傅分享种桑养蚕经验,还购买了教学光碟,每周两次组织视频学习,让村民们掌握正确种桑养蚕的方法。

夜校的课,何启琼一次也没有落下过,不久,凭着自己养蚕的经验和学到的技术,何启琼照顾蚕宝宝已是得心应手,再加上年龄居长,村民们很是信服,有啥不懂得都跑来请教,俨然成为了一名“技术专家”。

除了养蚕,何启琼也没有落下种桑的工作,这让仲先德很是为难,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考虑到何启琼的年龄和身体,一些产业园里的工作便没有知会她了。可不久,何启琼还是知道了,还气愤地跑到村委理论了一番。“我生气,大伙儿都在做,就是没通知我,致富路上哪能缺了我?”提到当时,何启琼仍然显得很委屈。从那以后,何启琼更是风雨无阻,每天都要跑到蚕房打些杂工。

产业园第一季收成比种地赚得多得多

2019年,村里的蚕桑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德阳市烟草专卖局完善了生产道路、生产用水、大蚕房等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规模越来越大。到了年底,迎来了第一季收成。“我们试养了1季晚秋蚕,培育了18张蚕纸,村里养蚕销售收入近4万元,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分了好几千,这可比种地赚得多了”。何启琼乐不可支说道。

“今年,仲书记说,烟草公司还要再投入资金修建1到2个蚕房,到2020年底预计养蚕300张,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0万元以上,蚕宝宝就是让大伙儿脱贫致富的金宝宝。”提到未来,何启琼信心满满。

自2018年对口帮扶以来,德阳市烟草专卖局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突破,突出造血功能,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分红以及蚕桑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等方式,为全村160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带动了全村130户村民走上蚕桑产业致富之路。如今,蚕桑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昔日市级贫困村正阔步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