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寻求农村改革的着力点,理顺农村工作脉络,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实现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始终要牢记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突出强调了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的战略定位。因此,保障粮食生产不能仅从经济成本收益考量,在我国粮食供需中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下,一方面需要在国家层面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另一方面需要立足国家整体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推进粮食产区和销区的有效对接和协同。既要基于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解决“谁能种粮”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粮食生产的外部性特征,制定合理的跨区域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解决“谁愿种粮”的问题。
立足“全局”“全域”发展,重塑“空间”“产业”经济地理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政治因素,合理分配和布局粮食产业,动态优化调整粮食主产区、平衡区和主销区。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局”,打造全国“一盘棋”,优化省长“米袋子”负责制。层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合理分配和配置各区域的粮食产量份额,细化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粮产量份额,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综合考虑粮食供需平衡,优化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进出口、销售各环节涉及的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做好粮食生产环节的综合服务配套,优化土地流转、机械服务、劳务服务、加工服务、植保服务等的空间配套和跨区域服务。积极推进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专业化粮食经营主体,优化粮食示范生产基地布局,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建立完备的粮食应急管理系统,针对粮食的需求和地区储存划分响应等级,着力解决地区粮食调配问题。
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做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体布局,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互补性与协调作用出发,兼顾市场规律和农民诉求,重塑农业产业经济地理。推进粮食相关产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为目标,通过循环农业、稻虾共生、粮食精深加工、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方式,推进农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相合发展;推进“粮食+”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业态,实现粮食产业与旅游业、农业与文创产业的相融发展,形成“从种子到舌尖”一体化监管体系。
立足“行政”“经营”主体,优化“补偿”“激励”政策机制
明确粮食安全的科学内涵和总目标。既要明确粮食安全是从产量层面出现的供需关系,也要明确粮食安全实际上也是空间层面的供需关系,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保障粮食总产量,更要实现整体粮食自给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明确粮食安全问题存在于空间结构和品种结构性的供需关系,权衡生产、贸易、运输的成本收益关系,综合考虑本地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流通,明确在空间上“优结构”的方向和重点。根据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在品种上“优结构”的方向、重点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要求。
做好粮食生产任务的多次分配。探索实施粮食产量的“三次分配”机制。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和产量,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完善粮食流通和贸易体制,不断完善粮食交易市场。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完全、公平竞争的粮食流通市场。依靠“有效市场”完成粮食产量的一次分配。协调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业劳动力和耕地供给。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健全收购制度。合理划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配置粮食产量份额,依靠“有为政府”完成粮食产量二次分配。加大粮食产区对非粮食产区粮食的对口保障,与之对应加大非粮食产区对粮食产区经济的对口补偿,通过对口保障和补偿完成粮食产量三次分配。
强化粮食生产的补偿机制。一方面在“绿箱”框架下,不断优化基于面积的补贴政策。强化对粮食规模经营、粮食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化服务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着力强化对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的补偿措施。持续优化粮食主产区的奖补政策,探索建立常态化跨区域粮食安全补偿机制以及基于常住人口和涉粮产业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产区按比例跨区域财税分成机制。
优化政府激励和考核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平衡区和主销区的差异化经济考核机制。在强化保障粮食安全政治任务的同时,给予地方官员相应的行政激励,明确将粮食安全工作开展与官员晋升机制挂钩。
立足粮食“三能力”“三效益”,强化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能力”,着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兼顾粮食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
建立和完善城乡要素流转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着力消除区域间的市场壁垒、贸易壁垒,以及行政壁垒。促进劳动力、信息、技术和资本的共享与自由流动,建立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推动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有序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要素。盘活农村资产资金,设置粮食产业贷款专项资金,将资金真正用于粮食产业投资,避免“金融诅咒”。不断推进跨区域专业化的粮食社会化服务,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托管服务。加快构建现代粮油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优化粮食相关科技服务。作者:李文勇 伍骏骞(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