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村行(282) | 1400 名村民“众筹”开公司

2020-11-24 11:55:0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宋开文

肖雨杨 摄

川观新闻记者 王欢 蒲南溪 余如波

最近,营山县黄渡镇兰武村村支书冉建国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巡查一遍柑橘园。冉建国说:“每天巡查一遍才安心!这是全村1400人共同的事业,搞不好没法交代。”

2000亩柑橘林以及500亩优质稻田、120亩蔬菜田——这些兰武村1400名村民“共同的事业”,带领大家脱贫奔康之路越拓越宽。

不被动等 主动出击发展产业

“为什么没引入外来业主来发展产业?”刚到兰武村,记者就发现这里的不同。

“一半是无奈,一半是机遇!”冉建国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无奈,与地理位置有关——兰武村距营山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即便引入业主,能获得的土地流转费用也不高,且吸纳用工能力有限。“外来业主最多带动100多人务工,不能惠及更多村民。”冉建国介绍。

机遇,与脱贫攻坚政策有关——2016年、2017年,兰武村累计获得县里面向贫困村下拨的产业周转金90万元;此外,帮扶单位还请来农业专家为当地发展助力。

有了资金和技术,村里能不能自己干?通过村民大会的几次讨论后,大家达成共识:与其被动“等”业主,不如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2017年,兰武村集体资产有限公司成立,将全村2000亩土地统一集中使用,村民则按每亩每年400元的租金作为股金入股。

具体发展什么产业?经过专家、市场经纪人的“把脉”,兰武村选出柑橘、优质水稻、蔬菜3个品种重点发展。紧接着,隶属村集体资产公司的柑橘专业合作社、粮油合作社、蔬菜合作社一 一成立。

奖勤罚懒 探索利益联结机制

人人都是股东,并非意味着吃“大锅饭”。

“必须进行机制创新,探索出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励大家力往一处使,真正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兰武村第一书记罗亮介绍。

以柑橘林为例。村里将每株果树的管护责任落实到村民头上,并按管护数量给村民相应的工资。村里还明确:“柑橘林每年的收入与村民五五分成。”同时,为奖勤罚懒,村子还明确了奖惩机制。“我们通过科学测算后明确每亩地的产量基本值。”冉建国举例,比如一亩地今年核定基本产值应达5000公斤,如果超过5000公斤,超过部分的70%都属于相关管护人;但如果不到,管护人就要自己掏腰包补缺口。

而对于销售,有在外经商经验的冉建国信心满满:“今年收成预计20万公斤左右。我们的果子果形和口感都好,今年全卖出去都不成问题,按去年的行情大概能卖100万元。”除了柑橘,兰武村的水稻和蔬菜更是很早就被商家订购一空。“等分了钱,要出去旅游。”73岁村民冉崇光说,去年一开始就分到了1000多元,按今年产量,“这次至少可以分1万元。”

对于未来,兰武村还有更多的谋划。“现在的产业发展模式依然存在不足。”罗亮介绍,其一是村干部的工作量非常大,“大家要一手抓村里工作,一手抓公司运营,既辛苦也不专业”;其二是产业发展风险目前全部由村集体担,“需想办法分担风险”。

对此,兰武村计划待产业成规模后,一方面出让部分股份,通过招揽职业经理人团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另一方面引入投资商入股合资,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