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四川多措并举打响收官之战

2020-03-31 10:57: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刘秋凤

一周前,美姑县彝族群众吉克以夫和爱人通过搭乘“返岗专车”,抵达佛山市顺德区一家电器厂务工,每人每个月工资5000元,小家庭能实现月入1万,这让他们充满了干劲儿。

一个多月前,凉山州的枇杷价格降到每公斤2—3元,随着疫情影响降低,眼下已经回升到每公斤15元,这让刚摘帽的种植户赵盛贵松了口气,通过村委会协助开设的网店,他的枇杷正运往全国各地。

一年半以前,随着绵阳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等地拱桥建成,总规模居全国第二的四川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工,499个村、10余万群众出门靠溜索的时代宣告结束……

这些是个体的命运故事,这些也是家国历史的注脚。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脱贫攻坚的全球战役中,中国逆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至2017年,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相当于一个英国或法国的总人口;在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中,作为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的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获得历史上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帮扶力量最强、制度体系最优的决定性进展。

2020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眼下,千亿扶贫资金还在持续注入,项目、政策还在倾斜发力,收官之战胜利在望,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即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推出“一个都不能少!四川全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型系列报道。聚焦四川,放眼全球,在讲述四川脱贫故事中,探讨全球减贫事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胜不休

举全省之力助凉山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

3月初春复工季,彝族姑娘布格瓦洛坐上前往广东佛山的劳务输出大巴,她是昭觉县四开乡沟洛村的贫困群众,也是希望能够勤劳脱贫的凉山年轻一代。不久前,扶贫干部到村里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此次到佛山禅城区务工,每月除工资外,还可领到1000元政府稳岗补贴。此外,首次去佛山务工的,政府提供免费体检和交通服务,以及10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和布格瓦洛一同出发的,共有176名彝族老乡,作为禅城区的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结对帮扶地区,今年以来,昭觉县已向禅城区输送外出务工人员752人。截至3月28日,凉山州包括贫困劳动力在内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累计达61.76万人,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布格瓦洛”们正在走出大山,为“小家”的幸福努力;来自全省的精锐力量已深入一线,为“大家”的脱贫奋斗。

“现在凉山需要什么人,全省就派什么人,而且要派出打过仗的人,在已经摘帽的县派出精兵强将去帮助凉山。”3月27日,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脱贫攻坚办主任、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谈道,“为了把凉山的工作做好,省委省政府要求举全省之力帮助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

——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一个都不能少。

这一步,看似“一步之遥”,实则“荆棘丛生”。这7个贫困县,未脱贫的17.8万贫困人口占四川全省脱贫任务的87%,其中4个县贫困发生率高于10%,而在2019年底,全国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只有6个县。

过去多轮扶贫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也是这场收官之战中的最后总攻,针对7个没有摘帽的县,每个县都安排了1-2位省领导挂牌督战。“人财物,凉山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降初举例,水利厅饮水提升工程主要在凉山实施,还有人社厅的就业政策、农业厅产业扶助,省发改委易地扶贫后续搬迁等工作,全部都在往凉山聚集。

整体上,截至目前,四川已经给凉山拨了46亿元。“今年2月底前就拨出去了。”降初说,这个数额占全省拨付中央财政资金的1/3还要多一点。

温暖如家

脱贫摘帽后扶持不松劲

脱贫摘帽不是最终目的,幸福生活才是众望所归。

在内江市资中县铁佛镇柏龙村,属于贫困户林明亮的“精准脱贫明白卡”已经泛白,上面记录着,林明亮,一般贫困户,因病致贫,户籍人口4人,低保人数4人,2015年脱贫,医疗救助扶持已购新农合、宣传扶贫政策等内容。

因为2013年脑梗后需要每月吃药,且去年又因病住院。因此,在当年全省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的大排查中,他的病情备受调查员的关注。

“在哪里住的院?花了多少钱?报销了多少?”

“就在县医院住的,花了5000多元,报销了90%。”林明亮拿出《内江市农村贫困户就医优惠证》,根据贫困户就医优惠医疗保障,住院费用贫困户只需支付10%,这几年他都享受了这一政策。

在全省,和林明亮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时时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作为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

看内容,从“9+3”免费职业教育、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到大病不出州、小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乡……在不断叠加的关爱下,民族地区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逐渐成为历史。

看行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不断加大力度。职业培训、公益岗位设置、切实改善学位和床位等基本办学条件……在全方位扶持下,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有条件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

看成效,藏区新居、彝家新寨、乌蒙新村、灾后重建新区等已成为风景,2019年引进浙江、广东275户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助贫;广东开办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浙川举办“四川扶贫”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助推贫困地区农产品卖向全国,扶贫协作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提升。

2019年盛夏,在四川省金川县嘎伍岭村,已经脱贫的藏族妇女吴显香感谢村里的产业扶贫,彼时,她的百余亩花椒串串紫红,300亩红脆李挂满枝头,“去年才挂果就卖了一万元,现在的小日子,真的是安宁幸福。”

脱贫不返贫

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2019年年底,成都简阳市荷桥村,村民们算了下自己的年度收入,笑开了花。这一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7530元,其中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1983元,较上年增长68.3%。更值得期待的是,预计202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分别可增长20%和18%以上。

而这时,距离全村脱贫摘帽,仅过去两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发展“乡村振兴”同步进行中,荷桥村带动周围的7个村形成连片发展,推动整个片区乃至简阳全域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如是这般,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眼下,四川从不避讳所面临的脱贫挑战。2019年,通过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控辍保学易反复、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同时,从2020年四川扶贫开发工作会上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省已脱贫人口中有8.2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14.6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还有2万多“插花式”贫困人口分布在凉山之外的其他市县。

“如果到了今年年底这20多万人还有返贫致贫现象出现,将会贻误全局、功亏一篑。”会上,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掷地有声。

对此,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省、市、县、乡、村的五级联动,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机制。在德阳市罗江区进行调研和试点,通过四川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研发了贫困监测预警模块,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动态管理。

同时,全省各地正着手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人口、贫困人口、边缘人口进行监测。针对新返贫致贫人口,要求由县级统筹,相关部门主动认领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精准帮扶,同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因灾致贫返贫风险。

“有标准就一定有边缘人口,”会上,曲木史哈强调,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进行监测帮扶,不是拔高扶贫标准、扩大贫困规模,而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统筹解决的问题。

无疑,所有人都明了,在这场一个都不能少的收官之战中,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眼下,疫情渐缓,凉山州11个贫困县338家农药农资经营门店已全部开业,甘孜州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4.08万亩、较上年增长3.58%。

天府大地上,小春生产和大春育播形势良好,属于今年的丰收,正孕育在不远的未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