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监督落细落实

2020-03-24 11:42:43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宋开文

近日,四川脱贫攻坚捷报频传:2019年全省31个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至去年底的20.3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至0.3%,全省藏区全域脱贫……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四川各级党员干部近年来尽锐出战。随着中央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对干部的作风、纪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严格执纪。2019年,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340起、处分4347人,为脱贫攻坚事业保驾护航。

推行“一卡统”,惠民补贴发放不再“跑冒滴漏”

“低保、退耕还林补贴等,现在都统一发到社保卡,到账就有短信提醒。”自贡市大安区团结镇朝天村村民廖飞掏出手机翻给记者看,“这月总共收到4笔,清楚得很。”

去年7月起,自贡将惠民财政补贴全面通过社保卡统一发放,简称“一卡统”。“脱贫攻坚中,国家对群众的很多补贴,以前资金发放银行多,群众手持银行卡也多。”自贡市纪委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群众持有多张银行卡,时间久了,自己都不清楚哪张卡发了啥补贴。去年起,自贡将90多项惠民补贴实行社保卡“一卡统”发放,并建成集补贴资金审核、发放、监管功能于一体的监管系统,群众可通过当地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查询补贴政策和发放进度。

不仅是自贡,目前“一卡统”已覆盖四川全省。该项工作源自去年四川省纪委监委在大走访中的一项发现:惠民补贴管理部门多、发放渠道多,一户群众少则四五张卡,多则10多张卡,导致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发放等环节管理混乱,个别基层干部私自扣留群众的银行卡,甚至截留、冒领补贴。

为从根本上解决惠民补贴资金拨付中的“跑冒滴漏”,四川坚持“宜统尽统、一户一卡、集中直发”,将各类补助资金直接发到社保卡,各类资金的经办银行机构“点对点、一项项”发送提醒短信,彻底解决一户多卡、多头发放等问题。目前,全省527个惠民补贴项目已全部通过社保卡实施阳光发放,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85.54亿元,近1450万人受益。

“目前,我们正加快建设惠民补贴资金审批系统,在‘阳光发放’的基础上推进‘阳光审批’,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每一个扶贫项目都真正让群众受惠。”四川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雁飞表示。

清理“绊脚石”,破除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

脱贫攻坚让一线干部“承压”极大,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机关党支部书记姜林贵坦言,县上破除形式主义,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不搞“痕迹管理”,为一线干部腾出了大量精力,从而更好地投身脱贫攻坚主业。

“我们发现个别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撰写材料、制作PPT,甚至要求反复修改,这种‘材料式’留痕要不得。”北川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要在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为基层减负,一项项清理细化。2019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系统将监督检查频次由每年18次合并精简为6次,主动撤销5类留痕事项。

大量的“材料式”留痕,为基层一线干部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去年起,四川集中6个月时间,专项整治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省级层面“一票否决”事项由30项精简至2项,41项目标责任书全面取消;全省扶贫领域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74%、填表事项减少56%、留痕事项减少48%。

破除形式主义,清除的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绊脚石”,赢得的是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

“要不是镇上干部帮忙,这黄茶就栽不上了。”这些日子,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柳树村王甫一家每天在地里忙着给新栽的茶苗培土备肥,地头堆着干部刚刚送来的薄膜、农肥。王甫一家曾在湖北打工,春节回乡居家隔离时期,由于不能出门,木门镇党委副书记熊英主动帮忙联系购买茶苗,将撂荒的土地重新翻整、栽种茶苗……

“在田间地头帮农户生产,比以前更踏实了。”熊英表示,一个多月前她还在为梳理、汇总各类疫情数据忙得不可开交,县里很快通知实行一表一报一口径,对22类多头报送的表册归并为1个表格,一线干部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旺苍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袁达成告诉记者,为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减负”,事关脱贫攻坚成效,县纪委监委要求相关部门按需、有序下基层开展有关工作,不给基层“添乱”,多头、频繁要求基层反复报送内容相同材料的单位,一律给予相应处分。

筑牢“防火墙”,监督力量下沉基层一线

牟建斌是成都新津县永商镇纪委副书记,两年前,他被派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墨龙村任驻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的同时,他时刻不忘纪检监察本行,村里的资金监管、工程项目验收等,都是他的职责范围。在其督促下,墨龙村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还建立了村务监督小组。

近年来,大量扶贫资金涌入四川藏区。以成都为例,四川藏区32个县,成都就对口支援了19个,其中包括石渠、色达等深度贫困县。根据成都新的对口帮扶规划,该市各区县拨付藏区的财政援助资金总计近16亿元。“成都援藏干部中,来自纪检监察系统的并不少。”成都市援藏办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干部下沉援藏一线,有利于监督投向藏区贫困群众扶贫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保障脱贫攻坚成效。

实现精准脱贫“零掉队”,必须精准监督“零疏漏”,把纪检监察力量向基层下沉,做实做细末梢监督,才能在脱贫攻坚中维护群众利益。“纪检监察下沉基层,把扶贫豆腐渣工程作为监督重点,对2017年以来立项建设的扶贫工程项目挨个查验。”四川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去年,四川共清理扶贫工程项目22万余个,涉及资金4756亿余元,发现问题4566个。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反腐败高压态势形成的强大震慑下,四川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已从案件查处转到发现问题线索。把监督力量下沉延伸到扶贫一线,有利于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有没有按时领到薪水?工钱有没有足额到账?”务工收入是四川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来源,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纪委为确保农民工按时按量拿到工资,成立监督小组入驻各项目工地,对分包方恶意欠薪、劳务企业或班组长占用农民工工资等情况进行主动摸排、调处。“只有下沉到一线,及时获取一手信息,才能确保农民工权益,保障贫困群众能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该公司纪委负责人表示。

达州市在农村推行脱贫攻坚监督“廉心卡”全覆盖,卡上不仅有村里扶贫项目、资金发放情况,还有县乡纪检组织的联系方式和在线举报二维码;广元市组建由纪检监察干部、记者、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监督员队伍,实现对有脱贫任务的农村网格化监督全覆盖……各级纪检监察力量努力筑牢守护群众利益的“防火墙”。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4日 19 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