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怎么干?扣重点抓关键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www.scol.com.cn  (2018-07-18 15:54:25)  来源:德阳日报  
编辑:宋开文  

7月16日至17日,市委举行八届七次全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德阳落地生根。

参加分组讨论的同志认为,这是一次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的盛会,提出的“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打造四张名片”“实施七大行动”,既延续了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主要精神,又充分吸收“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德阳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总体布局,事业宏大、内容丰富、措施具体。

全会为未来德阳擘画的前景,催人奋进。来看看从全会上传递出了哪些事关你我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的重要讯息。

构建具有“德阳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市委贯彻省委关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部署,实施创新引领行动,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强市

围绕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着力培育“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实施主导产业提质振兴计划,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倍增计划,集群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

提升服务业发展新水平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试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会展经济等支柱型服务业,推动物流配送、金融租赁、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创新发展,支撑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深化与成都、环成都经济圈城市在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大力支持分享经济、数字创意、智能家居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场、新型商业街区,稳步扩大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消费,积极培育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热点。

聚焦关键性改革攻坚突破

以重大装备领域军民融合为重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与成绵共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三供一业”移交、“人资分离”为重点深化国企改革。

构建创新人才新体系

外引内培并重。与成绵共建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实施“德创英才计划”,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构建高端创新领军人才需求库和信息库,建立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实施“德阳工匠”培育计划,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基地。拓展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管理试点范围。加大从“双一流”高校定向选调引进优秀毕业生。

构筑创新创业新生态

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通道,与成绵共同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打造创新平台载体,支持本地企业设立飞地研发中心,与成绵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产业技术联盟,加快各类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双创”基地。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区域协同发展成德率先突破

全会贯彻省委关于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等重大部署,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其中的关键点有:

成德同城化率先突破

成德同城、交通先行。打造环成都经济圈“通勤最佳城市”,加快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三绕德阳段建设,启动成德绵高速扩容、城际列车南站建设,主动对接成都轨道交通规划,提升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水平,规划建设成都到德阳专线市域铁路,加快融入成都平原轨道交通一体化。

产业错位、互补发展。聚焦成德绵、成德资产业联动区建设,主动承接成都产业疏解,重点抓好中国大车都成德配套产业园、成德工业园等建设,加快发展以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等为支撑的万亿级高端装备产业带。

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统筹推进与成都在企业注册、资质互认、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协同,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畅通。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

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德绵一体化

突出边界合作优先,依托罗江金山、绵阳高新区建设德绵边界试验区,打造全省区域边界合作示范区。推进绵竹与安州、中江与三台跨区域合作。

突出基础设施先导,推动德罗干道、成德大道北延至绵阳,建设德绵城市干道“双主轴”,改扩建G108罗江段、绵中等干线公路。

突出产业合作重点,推进罗江军民融合产业园对接中国科技城,完善院校企地协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主动承接产业配套。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市级层面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要素配置、社会保障等政策协同。

做优中心城市

把产业修链、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健康修身作为主导主线,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北优、南进、东拓、西扩、中提升”。

北优——大力发展高端商务、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依托白鹭湖湿地公园打造区域吸引力最强的生态商务城,加快旌阳、罗江融合-一体发展。

南进——加快培育高质高端的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城南中央商务区,加快推进经开区与广汉联动发展。

东拓——重点推进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形成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医疗康养等特色组团,建设区域高端生态服务功能区。

西扩——加强产业创新提升与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中提升——加快推进老区改造,通过“针灸式”的微治理,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把城市作为景区来打造,大力推进引水入城、引绿入城。科学布局公共活动空间和功能区。规划推进第二水源和生态水源工程建设。坚持为人管城,完善慢行系统、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市县“一盘棋”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强化市级统筹、市县联动,建立市县产业布局、利益分享等协同机制,实现抱团发展、一体发展。

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旌阳建设“大德阳”核心引领区,罗江建设德绵一体化示范区,广汉打造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区,什邡建设成德一体发展边界试验区,绵竹打造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休闲度假目的地,中江打造成都“东进”战略产业承接基地,德阳经开区打造航空模锻件制造基地、总部经济集聚区,德阳高新区建设“一湖六岛”科技产业新城。

实施县域经济提质升位行动,支持广汉什邡绵竹重返全省十强,旌阳、罗江、中江持续升位晋位。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建成市县“半小时通勤圈”。分步稳妥推进广汉、什邡、绵竹撤市设区。

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优化市域城镇空间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城镇延伸,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

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大力发展中江仓山等15个重点镇,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镇成为县域经济副中心。

聚焦旅游休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重点,加快推进国省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改造提升一般场镇。

“拥抱”大世界实施大开放大拓展

贯彻省委关于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等重大部署,实施开放拓展行动,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的关键点有:

打通开放大通道

打通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加速融入全川南下北上、纵贯西东的进出川通道,实现“1小时到机场、2小时出川、8小时出海”。畅通高速公路大通道、铁路快速大通道、“公铁空水”大通道、国际产能合作大通道。

构建合作大平台

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开展“德阳——成都自贸区协同发展”试点。打造企业跨境投资、国际贸易公共平台,推动德阳产品拓展“一带一路”海外市场。

精准开展大招商

制定产业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开展招大引强专项行动、核心企业引育专项行动、存量招商提能专项行动。主动参与省级投资促进活动,自主办好重大会展,支持各县(市、区)精心筹办特色节会活动。完善市统筹、县落地招商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和办法。

优化营商大环境

大力推进城市软环境建设,全面优化提升发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规范涉企服务和交往行为,保护企业家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切实提高各类市场主体满意度,更好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建设令人羡慕的乡村留住乡愁记忆

贯彻省委关于“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等重大部署,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的关键点有:

产业振兴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产业融合发展大趋势,推动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形成全域农业园区大环线,实现“村村入园、户户入社”。培育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庄园,打造一批精品农业风景线。创新农产品营销体系。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振兴

统筹推进新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推动新村向中心场镇、中心村、产业园区集中。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等增绿计划,塑造乡村“绿色边界”。

文化振兴

全面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开展“百镇千村”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全面推广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经验。推动乡村群众文艺繁荣发展,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

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懂两爱”“三农”干部、新型职业农民、“三农”社会化服务“三支队伍”。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开展乡村规划师聘用试点和村级乡村振兴施工队试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政策体系,健全各类人才“上山下乡”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家、公职人员等新乡贤返乡服务。深入实施“千名好支书选育计划”。

组织振兴

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德治、法治、自治、共治相结合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实施党建强村工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广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等经验,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是德阳人”的自豪感

贯彻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等重大部署,实施文化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德阳文化软实力。其中的关键点有:

打造三星堆世界级品牌

实施三星堆古蜀文明传承创新工程,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深化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创作开发电影、文学等文创产品,延伸三星堆文化产业链。加快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构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建设古蜀历史文化产业带

实施“文化+”战略,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新型文化业态,重点推进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推进古蜀道、剑南春“天益老号”窖池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产业发展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标准化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新建市博物馆、图书馆。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进全域文旅融合发展

以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为核心,以观光、体验、科普等形式为基础,以“节会展演创赛”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抓手,建设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旅游度假区等9大特色精品旅游景区集群,打造8大精品旅游线路。围绕九寨旅游环线,协同推进成德阿旅游合作发展。实施“旅游+体育”计划,创建体育旅游品牌。

建设美丽家园提高品质生活内涵

贯彻省委关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重大部署,实施生态优先行动,进一步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融共赢。其中的关键点有:

完善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制度。严守生态控制底线。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推广“环保+公检法”执法模式。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使用机制,建立市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

全面整治环境突出问题

全力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德阳。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为重点,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以流域污染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河长制,抓好各项专项整治。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巩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创建成果。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开展磷化工企业清洁化改造,推动九顶山矿权退出和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化利用示范基地。

打造特色生态康养基地

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高品质、高水平推进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建设。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动养老、医疗、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与旅游业联动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事

贯彻省委关于“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等重大部署,实施民生提质行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的关键点有:

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把中江特别是中南部片区作为攻坚重点,坚持精准施策,实行市领导包镇、市级部门包村、帮扶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巩固脱贫成果。扎实做好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助推受扶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高标准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推进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高起点推进公共事业发展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条件双提升行动。坚持引育并重,着力引进一批优质品牌学校。支持区域高职学院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加快健康德阳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

高水平构建社会治理体系

深化依法治市实践,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统筹抓好金融风险、政府债务、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9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德阳日报记者 王三春)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