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迈步“成德同城”时代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www.scol.com.cn  (2018-05-25 11:28:37)  来源:德阳日报  
编辑:宋开文  

核心提示

早在2013年8月23日,成都与德阳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2017年5月18日,两地政府签署了《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两市将以发展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等方面内容为一体化发展重点,进一步深化两地同城化发展,助推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

通过两地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全方位全领域推动成德同城化发展,我市特别是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事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A交通先行>>>

开启“双城”生活模式

从德阳到成都东站的动车,每半个小时便有一班;从成都人民北路二环路为起点,经北星大道、成德大道进入德阳境内的天府大道北延线,已经开工建设,往返于成德两地最为便捷的交通大动脉令人期待……近年来,德阳与成都在交通上推进成德同城化,让两地市民感受到了交通带来的生活便捷。

“现在德阳成都两地跑太方便了,可以说是实现了双城生活。”说起动车带来的便利,德阳市的小张就高兴不已。“开车去成都要花1个多小时,现在乘坐动车不到半个小时,而且还能节省一笔费用。”

这正是推进成德同城化带来的结果。2013年,成都与德阳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随后在交通、教育、旅游、产业等多方面推进。2014年12月,成绵乐动车开通运营,正式开启了“双城”生活模式。

去年12月6日,随着西成高铁的正式开通,德阳到成都之间的动车也有所增加。目前,成德间每天运行动车对数达78列,平均每10分钟左右就有一列动车通过德阳站,铁路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由以前的1小时缩短至目前的20分钟,极大减少了乘客的总旅行时间,旅客乘车体验感大大提升,基本实现随到随走。

“积极与成都市交委、成都铁路局对接沟通,进一步深化动车公交化运营。”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加快启动《德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在成德重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积极与成都方面对接,争取共同提前谋划。

2017年底,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俗称“三绕东段”)垭口隧道左线突破最后2米,历时199天顺利贯通,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成为德简高速全线最先贯通的隧道。此外,成都三绕北段的德阳至都江堰高速公路也于2017年5月正式开工,该项目主线起于德阳黄许镇南,呈东西走向,经旌阳、什邡,绵竹、彭州、都江堰,接蒲江至都江堰高速公路。

除了在大项目上积极推动两地的交通建设,德阳还与成都所辖的县(市、区)开展交通项目合作。“去年七、八月份,我们已经与青白江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对接,双方均表示将积极探索并支持两地间城市公交的开通。”广汉市运管处运管科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B资源共享>>>

开出教育同城之花

音乐课上,学生们照着乐谱,用竖笛吹奏出欢乐的音符;不远处的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稚嫩而整齐的英语朗读声;楼下的操场上,学生们正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中江县的泡桐树小学石垭子分校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自2013年8月26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与中江县教育局区域教育签署合作协议以来,青羊区教育局与中江县教育局、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与中江县集凤镇中心学校石垭子村小学达成了“结对帮扶”关系。在成都市的帮助下,石垭子村小学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校舍、教学楼的改造,校园已焕然一新。在教学质量和校园管理上,通过泡桐树小学“4+1课程”、“4+1研修”、“4+1共建”的系统帮扶,由表及里地让学校教学理念焕新,实现了从学校面貌到内部管理,从教师素质提高到学生能力发展的质的飞跃。如今的石垭子小学已经成为中江的素质教育领头学校。

这正是成德教育同城取得的硕果。2013年8月23日,成都市与德阳市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作为两市市民尤为关心的话题,教育合作对接成为协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协议签订的第三天,青羊区教育局与德阳市中江县教育局签订区域教育合作协议,这也是在成德同城化协议签署后,两市最快落实的项目。以这一纸协议为开端,成都市与德阳市拉开了教育同城的大幕,双方协商形成了五个方面合作事项,即建立中小学教师研训合作机制、组建职业教育联盟、推进教育科研和远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依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组建德阳、成都区域职业院校参与“四川建设职教集团”“四川现代服务职教联盟”“四川航天职教联盟”,共建职教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双方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中职教育、高等教育,成德两地教育部门积极对接,全面合作,达成一个又一个共识,为加快两地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互动,开出了成德教育同城之花。

C优势互补>>>

区域医疗卫生体系让患者受益

今年5月5日上午9点30分,华西医院绵竹医院门诊大楼前,当地市民早已在服务台前排起了长龙。原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支部的教授专家们将在这里开展义诊。

2017年10月,绵竹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也正式拉开了华西-绵竹深化办医合作的序幕。

据了解,自2017年10月华西管理团队入驻绵竹以后,华西优质资源陆续下沉。开设“华西大讲堂”,专家来院传授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开展“绵竹人在华西”活动,绵竹市人民医院方面前往华西对口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协调多方资源,将华西的专家团队以学科主任、特聘教授、专家工作站等多形式全面开展工作,以达到“水平提上去、患者留下来”目的。

这些优质医疗资源,让我市多名患者受益。2017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两市卫生计生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努力构建整体布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卫生体系格局,两市卫生计生部门签署了《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既确定了合作的主要方向,也细化了具体计划措施。

目前,全市已有近20家医疗机构与川大华西、省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成都辖区内优质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构建医疗联合体、学科协作等方面紧密合作,促进技术水平同质化。2017年,省级和成都市级知名专家到德阳进行会诊、手术约500台次,集中授课、指导86场次,到场学习交流医务人员达17000余人次。

D政策支持>>>

两地居民就业创业不再难

在成德两地就业的成德户籍劳动者,可在当地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享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服务;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还可在常住地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并同等享受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取消两地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创业政策户籍限制。成德两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不受区域限制,可与当地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

去年以来,为了让成德两地居民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两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合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优化失业保险业务办理,截至2017年底,共为1321名成都籍劳动者在我市办理了就业登记,92名办理了失业登记;在高校毕业创业上,截至去年底,让8名成都高校毕业生享受我市就业见习补贴;在加强区域劳务合作交流上,我市与成都双流等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均可组织用人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跨市招工招生。截至去年底,到成都务工和自主创业的德阳籍农民工达19.81万人。

社会保障服务方面,实现成德异地居住享受养老待遇人员领取资格核查互认。今年1-4月,全市对在本地居住的成都退休人员享受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810余人,成都市认证我市退休人员500余人。加强了成德医疗保险稽核合作,成德两地已实现异地就医住院和特病直接联网结算。1-4月,成都参保人员在我市就医273人,产生费用287万元,报销支出194万元;我市参保人员在成都就医3261人,产生费用6647万元,实际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支出3636万元。

E产业升级>>>

构建双赢产业发展格局

一年多来,两地经信部门积极推动成德产业协同发展和通信同城化,努力构建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成德(中江)工业园区作为两市“同城化”建设中工业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都、德阳两地的积极推动下稳步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3月,园区已建成7平方公里,聚集规上企业4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6.5亿元。亚度家具年产5000套家具智能制造生产线改造项目、凯达门业年产30万樘金属门窗扩建项目、鑫震洲家具生产项目、瑞森家具生产项目、神龙中药饮片加工及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5个项目竣工投产。台商产业园、江中源食品二期、家彤利门业二期3个项目积极在建。今年5月,在中江县2018年重大产业项目暨园区转型升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来自成都的四川弈新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的“和乐智能制造项目”落户成德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人。

按照成德两市签署《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的要求,成德两市经信委多次举办两市产业协同发展对接活动,成都市20余家行业协会与我市各县(市、区)经信局、投促局、工业园区进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对接,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开展行业企业转移洽谈工作。(德阳日报记者 邱洁 )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