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全面创新改革 德阳厚积薄发

http://www.scol.com.cn  (2016-06-08 10:44:0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邓嗣华  

    四川在线德阳消息 迈步“十三五”,德阳高起点谋篇布局,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未来五年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提出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德阳用好最大战略机遇,将切实在创新环境营造、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建设、协同创新开放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让创新成为产业转型新引擎

    今年3月,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德阳举行,联盟吸引了30家会员单位加入,包括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创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川石墨烯骨干企业代表以及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此举标志着四川石墨烯产业从“单打独斗”走进协同发展时代,产业链、创新链与服务链各方资源的集聚,将推动省内石墨烯产业全面提速。

    布局石墨烯,德阳先行先试已近六年。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研发的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年产30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进展顺利。下一步,德阳将加快建设四川省石墨烯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石墨烯产业先导基地”,依托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促进石墨烯技术成果转化,驱动石墨烯产业孵化应用发展,在石墨烯下游应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资本运作等方面,搭建点对点的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德阳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创新改革,德阳着力探索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新机制,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是题中之义。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德阳坚持创新引领,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着手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与燃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核能装备与核技术应用、机器人制造与运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目前,德阳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1家,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德阳正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引导、创新项目支撑、创新载体培育、人才引进培养、创新政策引领“五大工程”,力争在成德绵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中有创新、快发展。针对制约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创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我市找准全面创新改革的突破口,将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

让人才成为引领发展源动力

    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德阳创新驱动尤为强化人才资源配置。去年11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德阳设立为全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并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为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保驾护航。上个月,德阳“项目年”第二季度10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什邡首所大学——四川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正式开始建设,德阳已实现所有区县都有一所或多所高校。

    依托“三大厂”带动的机械行业,上世纪50年代,德阳开启了职业教育兴办热潮,如今,德阳已拥有应用型本科学院2所、高职学院6所、中职学校18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3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5所,各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达14万人。德阳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作用明显。

    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国家机电职教实训基地、国家装备制造创新中心、东汽工模具研究所……这些都是省市共建、校企共建的结果。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有企业参与共建或共管的实训室就达49个,校外实训基地576个,设备总值达到近亿元,钢结构实训室、陶艺实训室等还能应企业要求实施生产,学院院长李辉说,“学生在校3年,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真刀真枪’操练,实训课占到学生课程设计的60%,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如今的德阳职教,校企共编教材、共建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共研项目、冠名办班、短期代培,已经成为常态。

    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新机制,德阳既有先发优势,更有广阔空间。按照《市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德阳将持续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包括创新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高层次人才培育培养模式等多条实施路径。另外,目前德阳正积极筹建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大手笔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首期投入4亿元,力争年内引进100名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创新领军人才引进提供“一条龙”“一站式”“实时制”服务保障。力争到2017年,初步建成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示范市,初步建成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领先西部的人才集聚区。(德阳日报 记者 许江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