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31年如1日爱岗如家 四川一公司用员工名字命名采气站

www.scol.com.cn  (2018-08-01 17:17:08)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渔)“哪里有油气宝藏,你向哪里日夜奔忙……你如灯塔照亮我胸膛,你是我的骄傲和力量……”2018年8月1日,一曲石油工人原创的《你是我的骄傲》,在四川中江一个小山丘上激情唱响,这里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三厂江沙102-4井站,当天,该井站正式以员工黄波的名字来命名。用员工名字来命名采气站,这在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还是首次。

不怕吃苦受累 他是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在中江县城边上的一处小山坡上,一座栅栏围起的采气站并不显眼,数台机器、一个货厢式住房,还有两只土狗,这是黄波和妻子刘月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1983年,血气方刚的黄波走出滇黔桂石油技工学校校门,当上了一名石油工人。三十多年来,他辗转于贵州、广西、四川,干过物探、测试、驾驶、采气等工作。无论在哪里,在哪个岗位,他都像一头老黄牛,吃苦耐劳,劲头十足。

技校一毕业,黄波进入贵州地调大队,当起了放线工,不管是深山纵壑还是悬崖陡坎,检波器预埋位置在哪里,他就攀爬到哪里,年复一年。回想起这段岁月,他说,在那个年代,人年轻,思想单纯,有激情有冲劲,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也从不觉得辛苦。

黄波好学肯干,转战采油厂后,很快成了第一个“双岗”人,测试工兼汽车驾驶员。装上回声仪、井下压力计、高压物性取样器等等,驾上车去现场,搞完测试,再把仪器装车拉回驻地,这成了黄波的“常态”。不仅这样,“回来再晚,顾不上回家洗澡,他总是先把车洗得干干净净,保证第二天用车,他总是比别人想得更多、更周到”,和黄波共事多年的彭琼芳一脸敬佩。

2014年,黄波所在单位转战四川采气。此时的黄波已经年过半百,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广西到陌生的四川,还要从事新的岗位,能不能适应,大家都犯嘀咕。面对抉择,这个老党员的牛劲儿犯了,厂里动员第一批人员入川,黄波立马报了名,跟随单位转战四川。

中江气田,属丘陵地带,天然气井散布在丘顶坳谷中,与外界沟通多有不便。一线员工日复一日驻守在站场,与寂寞相守,与清苦为伴。更何况,黄波两口子所在的井站是“夫妻站”,没有周末和假期,全天候巡检,每两个小时上报一次生产数据,还要迎接随时到来的检查,工作强度不说了,一年休假也很少,但少有人听到黄波半句怨言。相处多年的好友仲兆明竖起大拇指:“他的精力太旺盛了,简直就是头牛!是厂里当之无愧的转型发展标兵!”。

31年如1日爱岗如家 他说: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

“爱厂如家,爱站如子”,这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三厂很多员工对黄波的评价。

入川三年,黄波一共在8个井站工作过。黄波一去,这些井站就大变样——井口处的杂草没了,流程区积水没了,阀门上的锈蚀没了,小菜园长起来了。

刚到合蓬4井站时,井口、水套炉、分离器、管线等锈迹斑斑,站里杂草丛生,生活区杂物零乱,几乎无从下脚。黄波二话不说,防锈、防腐、拔杂草……半个月后,支部书记翁志到现场检查,惊讶地发现,曾经荒野一般的站场已经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焕然一新。细心的翁志发现黄波走路时姿势有些别扭,一问才知,黄波连些天弯腰趴到设备底部进行刷漆保养,结果扭伤了腰,翁志又是敬佩又是心痛。

把自己负责的井站打理得很规整,这已经成了黄波的一个生活习惯。2018年春节前夕,翁志到站里进行节前检查,发现黄波几乎贴在设备上正忙活。原来,眼看快过节了,黄波给井站来个大扫除,拿洗衣粉、肥皂兑了满满一桶水,用钢丝刷、抹布仔仔细细给设备“洗脸”。“他不光擦洗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连设备顶上看不到的地方,他也趴在上面挨着擦一遍”,翁志回忆道,“手都冻红了,很多人,就是在自己家里,也都做不到。”

江沙102-4井站,是该厂少有的“夫妻站”,就两口子守护,下山买菜的时间自然很少,一日三餐咋办?见面熟、见人亲的黄波,很快和附近老百姓套上了近乎,老百姓也爽快地把井站边的地送给黄波种菜、养鸡。一次,厂党委书记姜月平前往慰问,被这块菜地所吸引,知道原委后,连连称赞,“黄波啊,你不但把井站建得像个家,你还真会持家,种点玉米都比旁边老百姓种的长得还高!”

工作以来,黄波获得局级、厂级荣誉三十余项,三次获局级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获厂劳动模范,被评为转型发展标兵,2018年“七一”又被厂党委授予2017-201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提起黄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三厂厂长冯勋伟不无感慨:“他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都闪闪发光。这么多年,叫干啥就干啥,从不抱怨,主动学习,也不怕苦,这样的员工,我非常感动。”

对于这些荣誉,黄波说,“我其实没有做多大的事情,就是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而已。”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