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以工代赈促民增收 黄继光故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01-13 10:43: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侯冲

四川在线消息(肖开丰 梁潼 德阳频道 王攀)“一年没回来了,刚进村子那天,感觉大变样,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春节临近,家住德阳市中江县继光镇继光村1组的袁春林难掩激动。袁春林所在的继光村正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眼下,村里年味渐浓,全村500余名外出务工村民,已返乡过半。这两天,令袁春林们津津乐道的大事,当属村里建成不久的以工代赈项目。

2022年,继光村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资金397万元,秉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受益”原则,新建产业道、入户路9.8公里,塘堰7口、提灌站1座、蓄水池2个,项目于2022年初动工,10月建成投用,期间共吸纳143名当地村民务工,发放工资103万元。

袁春林的父亲袁海刚便是143人中的一员,他家算了一笔账,参与以工代赈项目一天的酬劳是100元,项目实施过程中,袁海刚不定期务工,前前后后挣了3000多元。“老年人平时在家没事干,家门口就业有钱挣,他们开心我们子女也放心。”袁春林说。

“以工代赈模式深得民心,村民自建得酬金,建成投用享成果,群众实实在在从中获益。”继光村党支部书记顾勇介绍,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的道路也越走越宽阔。

​2022年项目建设红火的同时,村里在产业发展上也有所行动,新整治了撂荒地280余亩,加上之前整治完成的土地,共有500余亩土地用来发展产业。“目前种的油菜,今年计划按季节发展高粱、辣椒套种玉米大豆等,产值预计达120万元。”顾勇说。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帮助群众增收、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也让村里发展更有信心。“基础条件硬了,干啥都有底了,除了高粱、辣椒等传统产业,去年村里种桑养蚕也有万余元的收入,今年还要继续。”顾勇说着新年的打算。

继光村以工代赈项目只是中江县的一个缩影。2022年,中江县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32个,总投资5577万元,已发放劳务报酬560余万元,累计吸纳当地务工群众160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中江县以工代赈促增收模式入选了第三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相信每个在外游子看到家乡的变化都会很欣喜。”在家住继光村5组的返乡农民工顾海刚看来,村里的变化除了基础设施上的,还有群众生活上的。“大家伙儿都知道,咱们村上有故居,还有‘小区’。”顾海刚说。

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居就坐落在继光村村委会旁边,一直以来都是外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2022年是黄继光牺牲70周年,到故居参观的游客达到5万人次,给村里增添了人气,也带动了周边商户增收。而顾海刚口中的“小区”,是继光村规划建设的新村聚居点。该聚居点实行统规统建,共安置农户27户55人,其中脱贫户22户43人。“小区”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当地群众茶余饭后时常都会到那儿去逛逛。

文化兴、产业旺、风景美、百姓乐,英雄故乡继光村,如今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看到家乡发展得好,我们由衷的开心,返乡创业也可以计划起来了。”这是袁春林、顾海刚等人新年的心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