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保障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
翻开五年来中江的“民生账单”,一组组暖心的数据变化,记录着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见证着人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五年来,中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富民强县十大行动”,大力践行“六大实践路径”,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成就。
补齐医疗短板,撑起群众“健康伞”
走进中江县龙台镇中心卫生院,新建的一幢大楼宽敞明亮,卫生院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等门诊科室,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我感觉和以前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了,设备设施增加了,我们群众看病更方便!”在龙台镇中心卫生院内一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变化表示满意。
五年来,中江累计争取医院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1.3832亿元。申请到位上级及其他资金18.1351亿元,自筹资金23.2481亿元,完成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2.0092亿元。2020年底,全县医疗机构建筑面积、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数量分别较2015年底增长11.1%、10.93%、98.88%。争取1015.664万元落实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对436个村卫生室进行新建和维修改造,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2名以上乡村医生,统一配齐办公用品和医疗设施设备及村卫生室标识、标牌、规章制度等,进一步织密基层医疗卫生网底。
五年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73个,医疗机构拥有病床5831张,每千人病床数6.16张。累计为15万余名奖扶对象发放扶助金1.4亿余元,为6413名特扶对象发放扶助金5340万余元,为1.6万余人次符合条件的计生特扶对象代缴了居民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居民养老保险、住院护理险270万余元,走访慰问1.6万人次、物资144万余元,为23万余个家庭兑现了2629万余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救助9.3万人次,救助金额5047.8万元,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江闻令而动、抓早动快,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以最快速度搭建战斗堡垒,保持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应急状态,坚持集中办公、24小时值班值守、日研判、日调度,及时更新完善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有序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稳步开展疫苗接种。截至今年8月13日,全县累计接种剂次121.4343万剂。
提升教育质量,夯实育人“主阵地”
在城北小学,上体育课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踢球、跳绳、做操,另一边,教学楼里不时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校园氛围朝气蓬勃。
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7.42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实验小学城北校区、南华镇西山小学,新增学位2560人。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建、维修幼儿园园舍6.1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2650个。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改扩建校舍14.89万平方米、运动场7.2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650个,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145个。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新建、维修校舍1.65万平方米,完成图书、教学实习仪器等购置22万台件套。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1%,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7%,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17%,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比率达到84%,中职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培训教师达到6.9万人次,培训中小学校长350人次,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744。
“我们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紧紧围绕教育保障、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主题,不断巩固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奋力谱写新时代中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释放政策红利,稳住就业“基本盘”
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现在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家庭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这多亏了人社局组织的技能培训。”南塔社区居民张女士感激地说。
五年来,中江积极实施就业政策红利,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县累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6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0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1人,相较前五年增长25.84%、31.04%、47.0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共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425.3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3109万元。
组织返乡农民工学习电焊技术
这五年,全县农民工转移就业总数保持在50万人以上,其中县外务工农民工超过45万人,劳务经济突破138亿元。累计完成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7.3万人次,累计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2万余人次、兑现补贴4980余万元,并在全省率先开发特殊公益性岗位7505人次、兑现补贴2048万余元,此外,全县打造就业扶贫车间10个、各级就业扶贫基地76家,实现吸纳就业3400余人。
五年来,全县累计开展劳动监察日常巡查1203次、专项检查714次、受理并妥善处置各类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515起,为625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5787.5万元。在30个乡镇、500余个行政村(社区)设置人社服务站点,将就业、社保等31项人社业务下延至基层平台,同步组织党员骨干开展“走基层、送服务、解难题”活动,为基层提供“一对一”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等上门服务。(肖开丰 杨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