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江“五化”利用 80余万吨秸秆找到“归宿”

2020-05-18 14:37: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消息(肖开丰 顾朝辉 记者 张渔)数据显示,中江每年秸秆资源量达110万吨,可收集量85万吨。为综合利用好秸秆资源,当地已初步形成秸秆处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多元利用的格局。

在中江县,秸秆通过综合利用找到了各自的“归宿”,焚烧发电、还田当肥料、加工成草垫,还能用作食用菌培养基料,今年中江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6%。

变废为宝

秸秆找到“好归宿”

“从来没想到这些秸秆还能发电。”中江县兴隆镇双堰村的张大爷一边将自家田地里的油菜秆打捆一边笑呵呵地说,一直以来如何处理秸秆都是让张大爷头疼的问题,现在有人专门收购秸秆,还可以变废为宝。

上个月,光大城乡再生能源(中江)有限公司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生物质燃料进行发电。

近日,跟随一辆装载油菜秆的拖拉机,记者来到了光大城乡再生能源(中江)有限公司,还没走进大门,就看到一辆辆满载秸秆的车陆续将秸秆运送抵达。过磅、粉碎、上料……在该公司1号料厂内,工人们正利用机械作业对收集来的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原本废弃在田地里的秸秆,经过加工后就可转变为燃值高、无污染的生物质燃料颗粒,让秸秆变废为宝。

据该公司负责人韩殿福介绍:“该项目年处理生物质燃料26万吨,平均每日处理量为800至1000吨,年均可提供绿色电力约 200000 千瓦/时。”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中江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力量。

在中江县辑庆镇亿鑫成苗木种植有限公司的秸秆加工车间内,秸秆堆积如山,几名工人正忙碌着,有的给草垫成型机喂料,有的将秸秆草垫成品整齐堆放,一张张制作完成的草垫将陆续销往省内及云贵地区。据该公司老板唐忠成介绍,该公司主要用秸秆生产草垫,可用作地垫、床垫、大件运输隔垫等,村民将秸秆拉到加工点来可以卖到300至500元一吨,不仅变废为宝还增加了老百姓收入。

此外,秸秆的综合利用还可以直接还田,达到秸秆肥料化利用;用作秸秆青贮、黄贮和颗粒饲料等,促进秸秆饲料生产的产业化开发;还可以以秸秆为基料的如食用菌等基料化利用。

实施补贴

逐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

近日,在中江锐意农业有限公司的秸秆收储点内,几名工人把刚刚在邻近村回收的秸秆拉回来。据该公司负责人称:“这个新建成的收储点每天能收储10余吨秸秆,然后再通过集中运送到光大城乡再生能源(中江)有限公司去,加上政府补贴,利润能达到几十元一吨。”

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利用项目资金,采取“补助设备购置、补助场地建设、补助利用数量”的补贴方式,对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集量、秸秆利用量、秸秆收集利用机械、秸秆收集利用场地建设、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示范运用等方面进行补贴。对收集100吨以上的,小麦、水稻秸秆按每吨60元、玉米秸秆每吨80元、油菜秸秆每吨160元进行补贴;对县内综合利用秸秆100吨以上的,按每吨100元进行补贴。对秸秆收集利用机械按购买价不超过 50%进行补贴。对1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储存棚,按每平方米 20 元补贴,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对消防井、消防池、消防栓等配套消防建设,按不超过建设资金的50%且最高不超过5000元进行补贴。目前,补贴工作已启动,发放补助资金63.465万元。

为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目前中江县收储主体已发展 20 个,年收集能力可达 4 万吨左右,平均每个收储点覆盖 2 至 3 个村、收集量 2000 吨左右。同时,还采取经纪人制开展秸秆收储运市场化运行,组织各乡镇做好宣传,动员广大农户免费将秸秆交经纪人进行收储运,打通收储难制约秸秆“离田”利用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

疏堵结合

确保秸秆禁烧有实效

今年,中江县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深度融合,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宣传氛围。同时还建立巡查机制和奖惩机制等措施,形成秸秆禁烧的高压态势,让“不能烧”深入人心,在全域内实现了田间无“黑斑”、蓝天无“青烟”的良好环境。

中江县不仅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文章,还在秸秆禁烧上下足功夫。今年,中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压实责任,明确县主要领导牵头抓实秸秆禁烧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引导、督查巡逻、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等4个工作小组,并明确各组职责任务,细化各组工作措施,全面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建立秸秆禁烧“干部联村,领导包片”工作机制,对秸秆禁烧高危场所、重点区域和关键路口实施网格化管理,保障时时有人盯,处处有人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