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德阳频道 何静)春和景明、万物生辉。3月26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阳市教育局主办,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树人教育研究院、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协办的四川省中小学假期育人方式改革研讨活动在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教科所负责人、教研员代表及中小学校长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减”背景下假期育人的优化路径,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
研讨会现场。何静 摄
本次研讨会以“中小学假期育人方式改革的优化路径”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成果交流、专家指导及实地观摩等形式展开。活动还通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教研平台直播,惠及更多教育工作者。
开幕式上,德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兴华致辞表示,德阳作为古蜀文明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重镇,近年来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累计投入超183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6所,新增学位2万余个,为假期育人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呼吁与会专家为德阳教育“把脉问诊”,助力构建科学化、多样化的育人体系。同时指出未来一定在教育强省建设中敢担当、善作为,贡献更多的德阳教育力量。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廖德斌强调,假期教育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抓手,需统筹多方资源,探索实践路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材局原局长田慧生围绕《假期教育省级指导意见的制定与实施》,提出政策应立足区域特色,强化顶层设计;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家成则从评价体系切入,呼吁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假期教育评价机制。
在经验分享环节,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源介绍了市、县、校三级协同的假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叶玲、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长唐文波分别展示了创新实践案例,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等专家在点评中指出,假期教育需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分组前往德阳市庐山路小学、第五中学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学校在假期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此次研讨会为全省假期育人改革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实践参考。四川省教科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凝练成果、推广经验,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