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坚持一线传帮带 德阳援彝医疗人才把最好的技术留在彝区

http://www.scol.com.cn  (2017-08-11 15:23:4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渔)“谢谢!”“谢谢你,医生!”,这是在凉山州越西县援彝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经常听到的话语。

2017年3月8日,德阳市二医院的陈维、龙华、谌军、曾茜、苟娟5名医护人员作为援彝干部人才开赴凉山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工作。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克服彝区气候、语言交流、生活条件等困难,充分发挥本专业特长,坚持一线传帮带,受到了越西县人民医院的充分肯定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离乡援彝克服困难 因为这里更需要我们

在凉山州越西县待了5个月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主管护师曾茜已经渐渐习惯了当地的气候、饮食。来彝区前让她最不放心的儿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今年3月8日,曾茜和医院的其他4名同事一起,来到凉山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始进行医疗援助。

“其实来之前还是有点纠结,毕竟家里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娃娃需要带。我老公当时比较支持我,喊我放心的去,娃娃他来负责。”曾茜清楚地记得,她当天是悄悄走的,她怕儿子会哭。

曾茜走后,老公一人既当爹又当妈,曾茜说,“之前老公带娃娃的时间比较少,几个月下来,老公和儿子的感情增进了不少。”在越西期间,曾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是打电话或者微信语音,“这里的信号不稳定,接视频经常断开。”

“开始的时候儿子不理解,还以为他做错事情了我不要他了,现在他已经慢慢理解我了,还经常鼓励我。”由于当地交通不方面,出来一次要花很长时间,曾茜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每想到丈夫的支持和儿子的理解,曾茜身上都充满了动力。

对于离开家乡、离开朝夕相处亲人的援彝人才来说,越西当地的气候、饮食习惯是他们开始进来时面对的最大困难。“这边气候比较干燥,不像德阳那边很湿润,还有饮食上开始也不习惯,但想到这里需要我们,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克服了。”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援彝医生陈维说。

“待的时间长了,慢慢发现当地的老百姓都比较善良、纯真,但是医疗卫生知识还是很缺乏,医疗水平也还需要提高,所以感觉我们有很多需要做的。”在过来援彝的德阳市二医院医护人员看来,这次援医之行不仅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人生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和财富。

一线传帮带 他们将最好的技术留在彝区

在融入到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后,德阳市二医院的援彝医护人员开始对越西的医疗总体水平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发现,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虽然为二级医院,但总体上讲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还需要提升。

谌军给康复科同事进行业务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队工作人员深知为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培养医疗人才的重要性。为此,他们着力在“传帮带”上下功夫,将二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自己的技能在一线上手把手地教给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虽然有儿科,但是对于新生儿科这块,医院却相对薄弱。”在来援医之前,陈维是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看到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情况,陈维决定帮助他们尽快把新生儿学科这块发展起来。

教学查房、授课、规范病历书写……陈维开始在日常的接诊、查房等过程中,手把手地将一些技能和技术要领教给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仅如此,陈维还把儿科诊疗中的机械辅助排痰、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支持治疗等新技术传授给医院医护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新生儿科在医院逐渐发展起来,收治的病人也比以前多了。

陈维在新生儿室救治一个早产儿

不仅仅是陈维医生,其他的医护人员也坚持把自己最好的技能、技术留在彝区。曾茜到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后,分到急诊科工作,一个多月下来,曾茜感觉到医院的护士工作量很大,但与此同时,一些新设备使用率低,护士们的技能也有提高空间。

根据工作中摸索到的情况,曾茜开始制定计划,给护士门进行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夯实了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院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为了帮助医院护理人员快速提升,每次在实际操作中,曾茜都会认真细致地给医院护理人员讲解护理技能要点和知识。

曾茜在急诊科培训心肺复苏

几个月下来,德阳市二医院援彝人才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医院医护人员认可。近日,儿科陈维、麻醉科龙华、康复科谌军等3名医师还荣获了越西县医院2017年度优秀对口支援医师嘉奖,彰显了德阳援彝人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