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西街小学开展为期一周教学研讨活动

2017-12-16 14:16: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德阳消息(罗国敏)为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优化教育质量,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12月12日——12月15日旌阳区西街小学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涉及语文、数学、音乐、信息技术和体育五个学科。所有任课老师高度重视,悉心准备,以丰富的形式展现了西小人精心的探索和独特的教学追求。

    副校长黄小龙执教的部编版二年级的《敕勒歌》,让我们深深地领略到了他语文教学的前瞻性与挑战性。课堂中,黄校长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对话,和孩子一起舞之蹈之,将平面的诗歌变成了一幅幅形象可感的画面。他细心、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发言,加以巧妙地引导,使孩子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给听课的老师以很大的启迪。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在课堂和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西街小学的老师们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如翁建平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品三国》统整了影视截图、片段、歌曲等多种媒体,视野开阔,内蕴丰富,让学生亲近了名著,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童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不是一件易事,面临西街小学学生思维窄化、固化的现状,诗教课题组的谢会英、罗国敏、向英老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谢会英老师执教的《时间是什么》一去传统的“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初读正音、理解诗意、背诵积累)模式,让“童诗与课文相遇”,将童诗与课文《和时间赛跑》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流逝之快,一去不复返,并洞悉了童诗和课文异同点。如何引领学生感受到童诗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罗国敏老师在组诗教学《特别的结尾》中独辟蹊径,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不断去猜想,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打开其想象的大门,去体味诗句背后的情趣和意蕴,从而发现好的童诗都有一个特别的结尾,这样的结尾会让文学作品意蕴深远。向英老师执教的《夜宿山寺》,紧扣一个“危”字,通过古体字的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楼之高,接着引领学生到字里行间找到体现高的诗句,引导学生融情想象,动情诵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单篇课文的教学最是考验老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杨兴碧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以“鼻子一酸”作为该课的情感主线,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那荡气回肠的朗读强烈冲击着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刘双老师、肖乾露老师也纷纷呈现出一节节原生态却高质量的课堂。无论是从课堂导入到难点突破,还是从创设情境到教学环节推进都体现了她们对课程的精准把握。

    数学组的四位老师也登场亮相,展现教学精彩。黎文权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节课历经了“复习中回顾,动手中体验,习题中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计算方法;谢红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刘爱民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给学生以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快乐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钟丽老师执教的《搭配》展示了“猜想——操作——验证”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总之,几位老师无论是从教材的处理、重点的突破,还是从思维的深度、教学的策略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综合、异体老师也不甘示弱。听,音乐室传来了谢莲老师和3.1班孩子悦耳的歌声;看,操场上5.2班的孩子一个个生龙活虎,正在好奇地向李满平老师学“双手传蓝球”;电脑室里,西装革履的江伟老师正带领着6.2班的孩子进行高大上的“创意编程”,孩子们聚精会神听着,练着,一个个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六边形……已从他们的鼠标点击下呈现在了显示屏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