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根植课堂

2017-06-14 15:11: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四川在线德阳消息(何景明 记者 古蓉媛)教育的未来在于改革创新,在大胆推行1+1的教育集群发展和教师区管校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后,德阳市旌阳区又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向中小学课堂。在改革创新中践行“学生成长美、教师风格美、学校特色美”的“三美教育”愿景。

课堂变革 让学习更高效更快乐

“我喜欢这种形式的课堂,它新颖,有趣,易懂,让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德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数学课上,学生熊太梓(化名)手捧平板电脑,兴致勃勃地选择、答题、提交、互动……

5月23日在德阳市实验小学呈现的这种智慧课堂教学形式在旌阳区学校已不算新鲜,全区现已有智慧课堂试点学校11所,越来越多的班级配置了这样的新装备。课堂教学中,老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用“微课”视频进行前置性学习,依托平板电脑进行习题推送、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等教学环节。智慧课堂超强的交互性、快捷的大数据分析“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不仅仅要教学装备的现代化,更要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现代化。5月10日,2017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旌阳区西街小学教师江伟走上领奖台,他喜获全国在线教育先锋教师荣誉称号。2014年以来,他利用网络开展了大量的在线教育实践,凝聚他教育思想的优课《小学生精简阅读》《色铅笔的艺术之旅》深受学生喜爱。

现在的语文课还是教好那一本教材吗?当然不是!近日,“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成果展示暨总课题结题活动在成都举行。德阳中学何茂琼名师工作室团队在会上作了题为“花开天府,绽放德阳”的子课题成果展示,交流德阳中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新成果。语文能力读为先,该校将课内外阅读材料有效衔接,使“群文”与“单篇课文”教学相得益彰。语文教学也从一本语文书变成了“1+N”。

德阳市一小语文教师梅媛则致力于构建“课内经典海读”课改新样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她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语文课本的教学,将大量的经典读物巧妙地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同时注重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巧用激励,让学生乐学,善学。她的“课内经典海读”改革举措,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受到省市教育专家和教学同行的充分肯定。《四川教育》杂志把她作为封面人物,以题为《阅读深处,诗与远方》的深度专访推广她的教育思想。

德阳中学针对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主动对接新高考,探索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未来课堂;德阳二中“243高效课堂”学生从“排排坐”变成了“面对面”,教师“大会”式的宣讲传授也变成了学生“研讨会”式的百家争鸣;德阳七中文化构建和课改同步并举,打造“三环五步”精行课堂;孝泉中学推行“四新三乐”课堂,西街小学探索聚焦生本的童心课堂,北街小学积极构建“绿色课堂”,青云山路小学“走班制”教学把改革的手术刀指向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变革就是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区教师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

课程改革 一切为了孩子的核心素养

5月16日, 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联盟(小学)2017年专题研讨活动在德阳市第一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的45所创新联盟成员学校校长,省、市教科所专家,走进该校五年级七班的厨艺课堂,看着孩子们制作的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不禁啧啧称赞。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德阳市第一小学负责人介绍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德阳市一小的厨艺校本课程,正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众多特色课程之一。

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各学校的课程改革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德阳市实验小学把深化课程改革的视角定位于“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变革与课堂改进”,该校将具有内在逻辑或者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进行统整,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尝试推进核心课程与自主课程相结合的双模课程结构,探索实行长短课双课时管理,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青云山路小学的走班教学,共有28门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将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教师因材施教,力促学生个性化成长。

孝泉民族小学校开展“课程+基地”课改模式研究。将中国德孝城、武圣宫、汇元电子、东升农场等企业开设为学校教学基地,融入校本课程,让学生实地体验、真实感受,知行合一。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依托全国艺术特色学校的文化底蕴,尝试戏剧表演校本课程,6月2日,该校首届课本剧大赛将《雪孩子》《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30篇小学课文搬上德阳艺术宫大舞台,孩子们褪去羞涩,大胆发挥,率真的表演赢得台下笑声、掌声、喝彩声不断。

在区级层面,旌阳区教育局还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开发出《德孝如阳》等德育和美育系列校本课程,努力实现课程改革总框架指标体系在各学校各学段的垂直贯通。

2014年以来,旌阳区发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奖近300万元,授牌旌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2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班8个。同时把深化课程改革纳入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教师深度参与、学校全面推进的区域课程改革新局面初步形成,一个个具有丰富个性特色与学科整体框架的课程系统基本建立,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实现了大提升。

管办评分离 试水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

当高三学子还在向高考发起最后冲刺时,德阳中学高三学生周青沂同学早已收到两所美国知名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和普瑞特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公布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德阳中学高三学生李安然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审核;德阳中学高二学生向启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17年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获得了全国第十名的佳绩。德阳中学探索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条路径。

目前,由旌阳区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牵头实施的《基础教育阶段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正有序推进,积极建构旌阳基础教育阶段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操作及评价体系。该项目现已申报省级重点课题,主动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为使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顺利实施,旌阳区教育局启动四大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简称“STEM”教育)、“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简称“ICT”教育)、人文与体艺教育和国际化教育。这些课程的培养目标均指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旌阳区引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等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引进西南大学李森教授团队等全面创新领军人才,借力成德同城化教育研训合作机构,合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招标确定第三方机构,对各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成效进行评估,为优化人才培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把全面改革创新实验根植于课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力区域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是旌阳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

    编辑推荐